日本語能力試驗於1984年開始實施,是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與日本國際教育協會(現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會)共同舉辦,為一以母語為非日語學習者為對象的日語能力檢定測驗。開辦之初全球報名人數約7,000人,2011年全球報名人數約達61萬人,為世界最大規模之日語測驗。
在日本國內由「財團法人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會」主辦;
  而日本以外地方則由日本的「國際交流基金」及國際交流基金指定團體協辦。
「香港日本語教育研究會」乃香港及澳門地區的協辦團體,
 統籌香港及澳門地區日語能力考試有關事宜及出版日本語能力試驗問題集。
| 新考試級別 | 說明 | 舊考試級別 | 舊考試認証基準 (參考用) | 
|---|---|---|---|
| N1 | 與舊考試的1級相比, 加深了高難度部分。 但是,合格線與舊考試基本相同 | 1級 | 學習了高級程度的文法、漢字(2,000個程度)及 生字(10,000個程度)。 擁有於社會生活上必需的綜合日語能力 (學習900小時以上程度) | 
| N2 | 與舊考試的2級水平基本相同 | 2級 | 學習了頗高級程度的文法、漢字(1,000個程度)及 | 
| N3 | 介於舊考試2級與3級 之間的水平(新設) | 不適用 | 不適用 | 
| N4 | 與舊考試的3級水平基本相同 | 3級 | 學習了基本程度的文法、漢字(300個程度)及 生字(1,500個程度)。 懂得日常生活中有用的會話, 可讀和寫簡單的文章 (學習300小時以上程度) | 
| N5 | 與舊考試的4級水平基本相同 | 4級 | 學習了初步程度的文法、漢字(100個程度)及 生字(800個程度)。 懂得簡單的會話, 可讀和寫簡易的文章或短文 (學習150小時以上程度) | 
N1 與 N2 考試分開「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讀解」與「聽解」2個部份。
          N3、N4、N5 分開「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言語知識(文法)、讀解」及「聽解」3個部份。
        
| 級別 | 考試內容 | 時間 | 
|---|---|---|
| N1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讀解 聽解 | 110分鐘 60分鐘 | 
| N2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讀解 聽解 | 105分鐘 50分鐘 | 
| N3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 言語知識 (文法)、讀解 聽解 | 30分鐘 70分鐘 40分鐘 | 
| N4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 言語知識 (文法)、讀解 聽解 | 30分鐘 60分鐘 35分鐘 | 
| N5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 言語知識 (文法)、讀解 聽解 | 25分鐘 50分鐘 30分鐘 | 
| 級別 | 認定標準 | 
|---|---|
| N1 | 能夠理解運用於各種場合的日語【閱讀能力】能夠閱讀有關各類題材的報紙社論、評論等邏輯性稍強、抽象度高的文章,理解文章的構成及內容。能夠閱讀有關各類題材的深層次內容的讀物,理解上下文及具體的表達意圖。 【聽解能力】 能夠聽懂各種場合一般語速的連貫會話、新聞及講座內容,詳細理解上下文意、人物的關係及內容的邏輯構成等,掌握大意。 | 
| N2 | 能夠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日語,和一定程度上理解運用於各種場合的日語【閱讀能力】能夠閱讀和理解有關各類題材的報紙及雜誌報導、解說、簡單的評論等論點清晰的文章內容。能夠閱讀有關一般話題的讀物,理解上下文及表達意圖。 【聽解能力】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日語外,能夠聽懂接近一般語速的各種場面的連貫會話及新聞,理解上下文意、人物的關係,掌握大意。 | 
| N3 | 能夠一定程度上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日語【閱讀能力】能夠閱讀和理解日常話題中表達具體內容的文章。能夠通過報紙的標題瞭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難度稍高的文章,通過解釋或改變表達方式能夠理解其大意。 【聽解能力】 能夠大致聽懂接近一般語速的有關日常生活的連貫會話,大致理解會話的具體內容及出場人物的關係等。 | 
| N4 | 能夠理解基礎日語【閱讀能力】能夠閱讀和理解使用基本詞彙及漢字書寫的有關日常生活話題的文章。 【聽解能力】 能夠大致聽懂語速稍慢的有關日常生活的會話。 | 
| N5 | 能夠一定程度上理解基礎日語【閱讀能力】能夠閱讀和理解使用平假名、片假名及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漢字書寫的慣用短語、句子及文章。 【聽解能力】 能夠聽懂語速緩慢的課堂用語及日常生活用語中的簡單會話。 | 
| 測驗科目 | 大題 | N1 | N2 | N3 | N4 | N5 | |
|---|---|---|---|---|---|---|---|
| 言語知識 讀解 | 文字 語彙 | 漢字讀法 | ○ | ○ | ○ | ○ | ○ | 
| 漢字書寫 | - | ○ | ○ | ○ | ○ | ||
| 詞語構成 | - | ○ | - | - | - | ||
| 前後關係 | ○ | ○ | ○ | ○ | ○ | ||
| 近義替換 | ○ | ○ | ○ | ○ | ○ | ||
| 用法 | ○ | ○ | ○ | ○ | - | ||
| 文法 | 句子語法1 (語法形式的判斷) | ○ | ○ | ○ | ○ | ○ | |
| 句子語法2 (句子的組織) | ○ | ○ | ○ | ○ | ○ | ||
| 文章語法 | ○ | ○ | ○ | ○ | ○ | ||
| 讀解 | 內容理解 (短篇) | ○ | ○ | ○ | ○ | ○ | |
| 內容理解 (中篇) | ○ | ○ | ○ | ○ | ○ | ||
| 內容理解 (長篇) | ○ | - | ○ | - | - | ||
| 綜合理解 | ○ | ○ | - | - | - | ||
| 論點理解 (長篇) | ○ | ○ | - | - | - | ||
| 信息檢索 | ○ | ○ | ○ | ○ | ○ | ||
| 聽解 | 問題理解 | ○ | ○ | ○ | ○ | ○ | |
| 重點理解 | ○ | ○ | ○ | ○ | ○ | ||
| 概要理解 | ○ | ○ | ○ | - | - | ||
| 語言表達 | - | - | ○ | ○ | ○ | ||
| 即時應答 | ○ | ○ | ○ | ○ | ○ | ||
| 綜合理解 | ○ | ○ | - | - | - | ||
| 級別 | 得分分類 | 得分範圍 | 總計得分 | 
|---|---|---|---|
|  N1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 讀解 聽解 | 0 ~ 60 0 ~ 60 0 ~ 60 | 0 ~ 180 | 
|  N2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 讀解 聽解 | 0 ~ 60 0 ~ 60 0 ~ 60 | 0 ~ 180 | 
|  N3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 讀解 聽解 | 0 ~ 60 0 ~ 60 0 ~ 60 | 0 ~ 180 | 
|  N4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讀解 聽解 | 0 ~ 120 0 ~ 60 | 0 ~ 180 | 
|  N5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讀解 聽解 | 0 ~ 120 0 ~ 60 | 0 ~ 180 | 
考試得分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方會被評為合格:
            1) 總分必須達到合格分數,
            2) 各單項得分必須分別達到各項的基準分數。
            如果各單項得分中有一項沒有達到基準分數,那麼,無論總分多高都不能評為合格。 
  
            另外,考生若缺席或早退任何一部份考試,所有試卷(包括出席部份)均不會獲得評分,亦會被評為不合格。N1~N5各級合格分數及各單項基準分數如下:
          
| 級別 | 總分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 | 讀解 | 聽解 | ||||
|---|---|---|---|---|---|---|---|---|
| 得分範圍 | 合格分數 | 得分範圍 | 基準分數 | 得分範圍 | 基準分數 | 得分範圍 | 基準分數 | |
| N1 | 0 ~ 180 | 100 | 0 ~ 60 | 19 | 0 ~ 60 | 19 | 0 ~ 60 | 19 | 
| N2 | 0 ~ 180 | 90 | 0 ~ 60 | 19 | 0 ~ 60 | 19 | 0 ~ 60 | 19 | 
| N3 | 0 ~ 180 | 95 | 0 ~ 60 | 19 | 0 ~ 60 | 19 | 0 ~ 60 | 19 | 
| 級別 | 總分 | 言語知識 (文字、語彙、文法)、讀解 | 聽解 | |||
|---|---|---|---|---|---|---|
| 得分範圍 | 合格分數 | 得分範圍 | 基準分數 | 得分範圍 | 基準分數 | |
| N4 | 0 ~ 180 | 90 | 0 ~ 120 | 38 | 0 ~ 60 | 19 | 
| N5 | 0 ~ 180 | 80 | 0 ~ 120 | 38 | 0 ~ 60 | 19 |